关于检察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0发布时间:2014-09-30

关于检察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陈晓妮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华蓥市院领导班子结合分工工作确定了自己的调研主题,分别深入到公安局、双河派出所、联系社区和乡镇村社进行走访座谈,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华蓥市院收集到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其中不乏关于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比如有建议对干警加强教育,从严管理,以树立检察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就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谈下自己的体会。

在整个检察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要创造一流业绩,必须有一支坚强的队伍做保证。新形势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是检察机关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树好公正司法和亲民爱民两大形象,提升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实现“让党放心,使人民满意”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班子领导力

做好检察工作,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将班子建设成为亲民爱民,真心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好班子。此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要求领导干部要坚持“五个带头”,即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自我剖析,带头整改落实,带头联系指导,也就是对班子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领导成员要真正从会多、文多、应酬多的虚劳中解脱出来,自觉做到领导位置扎在办案办事前沿、决策位置处在服务大局前沿、履职尽责勇立创新发展前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建设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班子。

二、从严要求,提高队伍战斗力

战斗力何来?战斗力取决于检察队伍的素质。当前对检察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

搞好指导,教育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武装检察干警头脑,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进一步加强检察干警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典型引路,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教育干警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祟高精神和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呕心沥血的奋斗精神,引导干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干警综合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提高依法打击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的能力;提高正确处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提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能力;提高强化自身监督和制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使检察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加强内部监管,规范检察干警行为。针对司法腐败的现实,要在内部监管上建章立制,继续贯彻落实《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廉洁、高效执法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检察机关执法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全面提高检察机关作风建设水平。对于违法违规办案,利用职务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侵犯人民合法权益的,要坚决依法依纪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三、公正司法,提升检察公信力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要勇于监督别人,也要勇于接受别人监督,严格做好自身监督。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首先要做到正人先正己,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要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为核心,大力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把检察职业道德建设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检察机关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要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稳定第一责任、促进和谐第一目标,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格局中来谋划布局,推进发展。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真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得公信,以公信赢民心,维护好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公正司法、为民执法的良好形象。对于关键执法岗位、一线执法人员,特别是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最容易引起疑问的自侦案件,要特别强化制约,坚决防止执法不公、不廉问题的发生。对于违法违规办案,利用职务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侵犯人民合法权益的,要坚决依法依纪从严惩处,绝不姑息迁就。

四、亲民爱民,提升检察亲和力

 “亲”则“近”,“和”则“顺”,要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可亲可信可敬的亲和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核心在于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我们要真心实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真心实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思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真心实意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人民愿望,适应人民需要。当前,要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检察工作为民利民便民,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新要求,坚决惩治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犯罪。深入推进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查办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等专项工作,依法惩治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及其背后的职务犯罪,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措施,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制,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司法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问题,继续完善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机制,加强涉检初信初访办理答复工作。继续完善实名举报答复、举报人保护、举报奖励、举报线索不立案审查等制度,强化举报线索管理和监督,加强网络举报和涉腐网络舆情研判处置。进一步加强文明接待室、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加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及当事人接待工作。继续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建设,完善检察人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检察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作者系广安市华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