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十佳法治人物——杜勇彪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0发布时间:2022-01-04

坚守正义的求极致检察官

杜勇彪,四川省广安市检察院一级检察官、省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专家库成员。从检十余年,他始终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以赤诚之心对待每一名当事人,始终保持敢于迎难而上的勇气,用检察官的忠诚和担当,践行公平正义守护者的使命。

把普通案件办成典型案例,他是“领航人”

他长期从事刑事检察工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忽略每一种可能,穷尽一切办法做到极致”,是他办案风格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他承担了大量疑难案件的办理,案件质量得到本地政法机关的交口称赞。

 2019年,在审查胡某某等5人制造毒品案时发现,这5名嫌疑人中,仅有2名证据确实充分,其他3名因参与制毒的证据不足,不具备起诉条件。原来,公安机关虽然在现场查获了制毒工具和成品,但其中2名嫌疑人在被抓捕前曾集中销毁证据,到案后零口供。另一名嫌疑人不承认共谋制毒,在案证据不足以将其定罪。此时,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仍然没收集到有力证据,眼看这3人似乎要逃过法律制裁。

他并没有就此放弃,结合以往办案经验,他决定启动复验、复查。通过扩大搜查范围,找到了确定制毒原料的直接证据;通过对涉案手机重新进行电子数据勘验,找到了证明5人共谋的关键证据。最终,5人均被提起公诉,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和十五年有期徒刑。

执着成就卓越。近年来,他办理的多个案件成为行业标杆。2018年,他承办的曾某某等7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案入选四川省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20年,办理的农某某贩卖毒品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打击毒品犯罪六大典型案例。2021年,胡某某等5人制造毒品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典型案例。

用心倾听赤诚相待,他是“贴心人”

碧血丹心,来源于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从事刑事检察业务多年,无论大案小案,他都用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把释法说理做深做细,用行动诠释检察的“刚性”和“温情”。

2018年,在办理一起命案中,该案的核心现场只有嫌疑人和被害人在场,没有监控拍下案发经过,嫌疑人辩称被害人是意外摔倒。在案证据难以确定该案性质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还是意外。被害人父母担心嫌疑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常上门向他哭诉。他一遍又一遍的向他们释法说理,逐渐打消他们的疑虑。同时,他找来现场周边的监控录像逐帧查看,终于发现了案发前嫌疑人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的画面,并根据尸检报告研究相关案例,最终揭穿了嫌疑人的谎言。该案被告人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宣判当天,两位老人对走出法庭的他一路道谢,隔天又专程到他办公室再次表示感谢。

用心倾听,专心办案,用情释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作为一名检察官坚持不懈的追求。

善用职能把好监督关,他是“守门人”

他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检察官,仅仅办好个案远远不够。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在办案中有前瞻性的开展法律监督,才能保证法律正确实施,才能守好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发现拒不配合疫情管控的突发事件,他第一时间组织力量介入侦查,指导检察人员谨慎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力避因“一刀切”出现办案瑕疵。多年深耕司法办案一线他认为,部分地方存在撤回移送审查起诉和退回补充侦查不重报案件的情况,这两类案件长期悬而未决,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21年上半年,在省检察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类案件”的专项监督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被上级司法部门肯定,联合公安机关起草的《关于规范“两类案件”工作的意见》被上级认可并推广。

多年来,他坚持在办案中用好提前介入职能,引导侦查机关固定、完善证据,精准打击犯罪。案件办结后,他总结分析类案侦办中存在的问题,向公安机关制发《案件侦查质量通报》,从侦查程序、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与公安机关共同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他总是说,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竭尽全力减少办案瑕疵,是检察官应尽的职责,他愿意当好法律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