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行散记
市院反贪局副局长 陆耘
在丝绸之路这条历史的彩带上,喀什噶尔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 素有“丝路明珠”之美称,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前段时间因工作需要出差去这个遥远的城市,所见所闻颇有所感,在这里略记一二,也藉以感谢真诚相助的维吾尔族警察——买买提力.买买提。
之一——长长的空中之旅
4月18日上午10点从广安出发,12点30分在重庆江北机场登上去乌鲁木齐的飞机,此航程长约三个小时。接近四点钟时我们在乌鲁木齐机场下飞机,去办转机手续时,被告知喀什浮尘大,转机手续暂不办理,只有等候,乌鲁木齐的气温比我们这儿要低好几度,在候机时天空外就下起了雨,我只好换上了长裤和毛衣。等了近三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去喀什的飞机。又是近二个小时的空中之旅,晚上九点多一点降临喀什机场。飞机减速下降时,从舷窗往外看,视力所极处,最外面是一圈山,往里一点有一些树木,应该是隔离风沙的防护林,还有一大块一大块的沙地,我以为看到沙漠了,有点兴奋,后来才知道不是,沙漠还远着呢。一看九点半了,我给女儿打电话叫她早点睡,同事还好笑呢,原来这里与我们四川有二个多小时的时差,早上八点钟才天亮,晚上十点才天黑。
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赶往天缘国际大酒店(我先与喀什公安局的一个姓李的警官联系,叫他帮我们预订的),开车的是一个维族小伙子,皮肤黑黑的,个子瘦高,看起来挺老实,但基本上听不懂普通话,我们更听不懂维族话,他好不容易才弄懂了我们的目的地。机场离市区很近,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一路上看见很多包着头巾的维族人,与我们山清水秀的家乡比起来,空气质量实在不好,灰尘重,感觉很干燥。
到了酒店,累得再也不想动了,洗洗睡下,一夜无语。
之二——初识喀什人、物
第二天上午10点多钟,我们到了喀什市公安局,之前与我联系的李警官还没有来,遇到的两个警察听说我们是四川来的,热情地帮我们联系李警官,其中一个说他还有同学在四川,后来才知他叫买买提力.买买提。不一会儿,李警官来了,我出示相关的证件和法律文书办理了移交手续。办完之后,我们请求李警官给我们一向导,李警官说让小买陪我们去买火车票,我一看,原来是那个说有同学在四川的警察。小买放下手上的工作,开上一辆二厢丰田卡罗拉(我估计小伙子是开的自己的私车,后来证实确实是他的私车),我在心里暗想这个维族警察真不错,舍得开私车带素不相识的我们去买票,觉得这个维族警察真不错。小伙子还挺细心,到了买票地点后,叫我们不要忙着下车,他先去看有没有票,他去看了有票之后才叫我们下车去买。
买完票之后,小买又要回单位去处理事情,他就把我们带到喀什的一条手工艺品街,叫我们先去转转,等他办完事再来接我们,如果看中了什么东西,先不要买,等他来再买,他好给我们讨价还价,真不错,担心我们被宰。我们下车,发现这个手工艺品街确实不怎么样,没有繁华感。最外面是一排卖干果的,大枣、巴旦木、开心果、葡萄干、山核桃,问了一下价钱,确实比我们家乡的便宜,特别是那个大枣,又大又红,惹人喜爱,这个大枣我一定要买点,人说“日啖三枣,红颜不老”。继续逛,一个同事给老婆买了貂毛披肩,一个同事给妈妈买了貂毛帽子和围巾,我对这些没多大兴趣,还有就是卖围巾的很多,因为这边的维族女性大多包一块头巾,这个应该是很畅销的。还有卖小刀的、大葫芦的、各色布的,他们招徕顾客听起来也很好笑,“快来看,快来看,一辈子没见过的好东西。”加上特别的新疆口音,呵呵,有点夸张。后来每走一个铺面,店主人还没说,我们就先说了这句,引得大家一阵好笑。
之三——抓饭
看看时间快到二点了,我就给小买打电话,他们二点才下班,不一会儿他便飞驰而至,央他带我们去吃抓饭,让我们见识了维族警察的另一种憨厚和实在。小买开车很快,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前面的一辆车突然倒退,他使劲按喇叭,前面那车还是给他的车挨了一下,在另外一个红绿灯路口时,小买下车去看了看,毕竟是自己的私车,心里肯定不是很爽,我们坐在车里感觉也有一点不爽,人家可是陪我们呢!车子七拐八绕,到了一个环境看起来还不错的饭店外,小买说这是抓饭味道最好的一家,我随他走进去看了看,发现饭店里全是大理石的长方形桌子,小买建议我们坐外面,外面放了一排不知名的盆景,一张小圆桌掩映在盆景里,还不错。不一会儿,先上了三盘开味菜,我看了下,里面有洋葱、红辣椒和黄瓜条,然后倒了一些酱油在里面,色泽还不错。接着抓饭上来了,这可是维族人最常吃的,也是我希望见到的,一人一大碗,饭里有红萝卜丝,不过不是白色的,是黄色的,小买介绍说他们这里的红萝卜有红的也有黄的,饭泛着油光,最上面一大块羊排,这里的羊排做法都是比较清淡的,散发出一股膻味,我用筷子撕了一小块,很鲜,但是闻着那味难以吃下,同行的一个女同事碗里有二大块,也吃不了,就想往男同事碗里塞,男同事也吃不了,小买指着自己碗说:“放这里。”我们知道维族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允许随便乱扔食物的。我也趁机说,我也吃不了,小买又指着自己的碗示意我把羊排夹过去。其实我们夹过去的羊排我们基本上没吃,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在我们家乡,是不会有人帮你吃的。从这点上,我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维族警察的可爱。
吃完饭,小买建议我们去清真寺看看,他说喀什这个清真寺是全新疆最大的,值得一看,可同行的同事认为那里没什么可看的,想回去休息一下,我就给小买说,如果他下午没什么事,可否再开车陪我们去转转。小买说这不一定,因为他们这儿反扒任务很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抓了几个扒手,如果没事就陪我们去。
在酒店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明天就要坐火车走了,我很不甘心就窝在酒店,还是应该去领略一下喀什的风光哟。接近六点钟时,我还是厚着脸皮给小买打电话,想叫他陪我们去转一转,小买说在处理几个扒手,如果来不了,就给我打电话,叫我等一下。
苦等也不是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先出去转转,出酒店,就是喀什市的人民广场,广场还挺大的,正中应该是庆元宵搭的台子 还没拆,台子两边各有二根柱子,上面有一些图案,没认出来是什么。后来听小买说每到节假日前,喀什这个广场都停满了坦克和各种战备车辆,民族地区嘛,以起震慑作用。广场正对面是毛主席塑像,挥着手,我用手机拍下来,发给朋友,笑问“这里是不是天府广场?”继续往顺着这条街道走,沿途看见学生放学了,很多维族女小朋友也是包着头巾,还看见一些维族大妈穿着长长的袍子,脸被一大块毛线织就的围巾全覆盖着,但她们走起路来一点也不像被遮住眼睛的样子,可能是习惯了,还有就是毛线织品有缝隙,和一个维族小伙子闲聊,他告诉我那是穆斯林,全部遮住的是好的穆斯林,没全部遮住的是不好的穆斯林。年轻的维族女子穿得比较时尚,不是长袍,而是漂亮的丝袜,上衣短裙,头巾也是五颜六色。但维族人普遍皮肤不好,黑黑的,粗糙,可能是风沙、日照还有吃牛羊肉的缘故。同行的一个男同事看到路边的面皮店,很想去尝一尝,我们去看了看,店面很小,门口一张布帘,里面只有二三张小桌,不怎么干净,同事端着一大盘面皮,热情地邀请我们吃,我和另一个女同事都不吃,他进去了一会儿就出来了,可能也没吃完,问他是否好吃,他说很好吃。
之四——游香妃墓
早就听说喀什有“香妃墓”,我们坐上一辆的士向香妃墓驶去,一路上尘土四起,路边随处摆放着维族常吃的另一种食品——馕,一个圆饼,有大、中、小三种型号,面粉掺上一点芝麻烤制而成,也随处可见归家的人手中都提着这个。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语意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间传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运她的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但据今人考证,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阿帕克霍加墓整个 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主体陵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进深,高擎着一弯新月。主墓室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洁, 其中高大者为男坟,小巧为者女坟,传说葬有阿帕克霍加家族5代72人,实际只有58个墓包。香妃和她母亲在一起,棺上还盖着红毡 。
至今,陵寝前仍停放着红色车篷的驮轿,而且上面装有两口方形绿棺,传说是当年运送香妃和她哥哥图尔都尸体回喀什的灵轿。
驻足香妃画像前,看着这个让乾隆宠爱的维族女子,秀鼻深目,英姿飒爽,令人神往。
之五——小买的故事
参观完香妃墓,时间已是八点,我又给小买打电话,小买说叫我们等一等,他已 下班,去办一点事,我们就打的到他的办公楼外面等。等了大概有二十分钟,才看到小买过来,我们正高兴呢,谁知小买刚下车就被一个维族大妈拦住了,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估计是跟小买办的案子有关系。又等了二十来分钟,小买看我们等得太久,就叫我们上车,那维族大妈也想上来,我们赶快把车门关上,小买也随之上车。现在主要是想叫他带我们去吃晚饭,小买的一番讲述让我们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感觉麻烦他很多,现在又是吃晚饭的时间,就给他说叫上他的老婆孩子一起吃晚饭,小买先是停顿了一下,然后才说离婚了。触及到了人家的伤心处,我们也都无语。小买话提打开,也就给我们说开了,他说他老婆嫌弃警察,老是忙,这个忙我们也见识到了,没时间陪她,他只有28岁,中国公安大学毕业,他不想这么年轻就蹉跎而过,想做出一番事业,放在工作上的时间就更多一些。他纠结了半年,终于决定离婚。他老婆又不爱给他做饭,也不给他洗衣,他家里有九个孩子,他的一个姐姐去世后,姐夫不管两个孩子,他把姐姐的两个孩子接管过来,供他们上学,他老婆不理解,两个孩子也很懂事,平时都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来。听到这里我对小买的敬意更加增添了一分,这么有追求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一个小伙子,他的老婆真是没眼光。我们只得安慰他,小买,你的选择是对的,你受过高等教育,你们这里象你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不多,在工作上就是应该好好干,干出一番样子来,让你老婆感觉她不选择你,会后悔的。小买能这样平静地讲述,我想他也应该对这件事释然了。我问小买他为什么没想到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他说他毕业在江苏工作过一段时间,处过一个汉族女朋友,后来分手了,他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他妈妈想他哭得眼睛快瞎了,他就回来了,他也可以留在乌鲁木齐,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喀什。小买的微信签名是解脱无知、贫穷和歧视的人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看了一下他微信里面的文字,从中读到了他的上进,也有当警察不被人理解的无奈,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同行的同事都感叹小买真不容易。
说着就到了小买选的吃饭地点,这是一家装修上档次的民族餐厅,进得门来里面金碧辉煌,美仑美奂,吃饭的有汉人、有维族人,菜看起也很精美,可惜我吃不惯,吃得最得的是那盘凉菜,里面有花生米、有鸡蛋、有豆芽、有黄瓜条,羊肉包子一撕开外面的皮,里面的羊肉膻味就流泻出来,我找不到吃的,就在网上和朋友聊天,顺便发点图片给她们看。
之六——夜游喀什
吃完饭,小买说带我们去逛夜市。我们都赞同,坐在车上游一下喀什也行啊!七拐八绕,到了夜市,哪有我们想象的繁华,因为不好停车,我们就在车上看了一下,小买又带我们去逛东湖,白天路过时见过,很漂亮,是喀什少有的风景。小买说这是一个人工湖,灯光的装点让它看起来更美,星星点点的灯光倒映在水中,璀璨如明珠。东湖的另一边是北湖,北湖没有东湖么多灯光的点缀,看看时间快到11点了,小买就送我们回到了酒店。
之七——回程
4月20日上午10点半小买到酒店接上我们去火车站,在火车站我用手机给他和我们同行的人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小买很精神,看起来也很干净。
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车,一路上见证了茫茫戈壁滩、皑皑雪山,越过了甘肃枯黄的草原、陕西民居,接站同事一束火红的康乃馨扫除了整个行程的风尘和疲惫。
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望着绿树、村庄、田野和熟悉的人们,我不禁为边疆人民的生活唏嘘,与我们山清水秀的四川相比,喀什人们终年生活在浮尘、无雨的干燥环境中,开垦硬梆梆的盐碱地,终年的日照让他们皮肤变得又糙又黑,印上了太阳的痕迹,却种出了雪白的棉花、新鲜的蔬菜和香脆的干果,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就在我们回到广安的那天,又听说了喀什巴楚县发生 暴力恐怖事件,我想小买他们又有得忙的了,在微信上跟他联系了一下,他说他们全都处在战备状态。真诚地希望我们民族地区的人们能够和睦相处,能够安居乐业!也让无数小买们能有正常的生活、幸福的天伦之乐!